传闻异辞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1. 亦作“传闻异词”。

  2. 《春秋》笔法之一。谓记录年代久远的事,措辞有所不同。

  3. 传闻的事说法不一致。


拼音
chuán wén yì cí
注音
ㄔㄨㄢˊ ㄨㄣˊ ㄧˋ ㄘˊ
词性
成语
繁体
傳聞異辭

引证文献

  1. 亦作“传闻异词”。

  2. 《春秋》笔法之一。谓记录年代久远的事,措辞有所不同。参阅《公羊传·隐公元年》 何休 注。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3. 传闻的事说法不一致。

    引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足下黑子》:“又《北梦琐言》载 西门军容 与 吴行鲁 事亦同,岂一事而传闻异词耶?”
    清•何琇 《樵香小记·焚廪浚井》:“战国 时杂説繁兴,一事而传闻异词,名姓时代互异者,诸子之书,不知凡几。”

国语辞典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1. 春秋处理历史材料,分为所见之世、所闻之世、所传闻之世,依此三世远近而有不同的措辞。对于年代久远,由传闻而得知的事,记载得比较简略,称为「传闻异辞」。汉·何休·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世也。」后泛称歧异不一的传述言辞。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曰?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网络解释

分解意思

  • 拼音 chuán,zhuàn 部首 人 总笔画 6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 如 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 如 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 如 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如 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 如 《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 如 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 wén 部首 门 总笔画 9

    闻 [ wén ] 1. 听见。 如 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 如 新闻。传闻。见闻。 3. 出名,有名望。 如 闻人。闻达。 4. 名声。 如 令闻(好名声)。丑闻。 5. 用鼻子嗅气味。 如 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 拼音 yì 部首 廾 总笔画 6

    异 [ yì ] 1. 不同的。 如 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2. 分开。 如 离异。异居。 3. 另外的,别的。 如 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4. 特别的。 如 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 如 惊异。诧异。怪异。

  • 拼音 cí 部首 辛 总笔画 13

    辞 [ cí ] 1. 告别。 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 如 辞职。辞呈。 3. 躲避,推托。 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 解雇。 如 辞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 如 辞藻。修辞。 7. 讲话;告诉。 如 “请辞于军”。 8. 文体的一种。 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