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


土木堡tǔ mù pù

  1. 地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沿误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拼音
tǔ mù pù
注音
ㄊㄨˇ ㄇㄨˋ ㄆㄨˋ

引证文献

  1. 地名。在今 河北 怀来县 东。本名 统漠镇,唐•初 高开道 所置,后沿误为“土木”。 明•永乐 初置堡。 正统 十四年(公元1449年) 英宗 率军与 瓦剌 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 嘉靖、隆庆 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国语辞典

土木堡tǔ mù bǎo

  1. 地名。位于今察哈尔省怀来县附近,明英宗曾于此兵败,被也先俘虏。

网络解释

土木堡

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土木堡位于怀来县城的东10公里,为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长有1000米左右,城墙高6、7米左右。堡墙现存的只有南墙和西墙。原为土筑砖包,现只剩土墙。

在明代,榆林堡、土木堡和鸡鸣堡是京北三大堡。1449年,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不料被瓦剌军队围困于土木堡,明军大败,史称土木堡之变。1457年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以后,在堡内修建了显忠祠,以祭祀、褒扬土木堡之变中牺牲的二、三十员明朝将领。

分解意思

  •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 拼音 mù 部首 木 总笔画 4

    木 [ mù ] 1. 树类植物的通称。 如 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2. 木料、木制品。 如 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3. 棺材。 如 棺木。 4. 质朴。 如 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 如 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如 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 拼音 bǎo,bǔ,pù 部首 土 总笔画 12

    堡 [ bǎo ]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如 堡垒。城堡。桥头堡。 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 如 “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 堡 [ bǔ ] 1.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 如 堡子。马家堡。 堡 [ pù ] 1.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 如 十里堡。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