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京师jīng shī

  1. 帝王的都城。

    例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赴举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自京师乘风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英capital (of a country);


拼音
jīng shī
注音
ㄐㄧㄥ ㄕ
词性
名词
繁体
京師
近义词
首都 京城 京华 京都 都城 国都 都门 毂下 畿辇 宇下

引证文献

  1. 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顾炎武 《肇域志》。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顾炎武 《肇域志》

    《诗·大雅·公刘》:“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 通释:“京 为 豳国 之地名…… 吴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 洛邑 亦称 洛师 之类。’其説是也。”
    “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唐•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2. 天子的军队。

    《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3. 指朝廷。

    《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 吴 使来,輒繫责治之。”

国语辞典

京师jīng shī

  1. 首都。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三国演义·第二回》:「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近都门 毂下 京都 京华 京城

网络解释

京师 (汉语词语) 京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īng shī,指首都。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分解意思

  • 拼音 jīng 部首 亠 总笔画 8

    京 [ jīng ]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 如 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2. 大。 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如 京族。 5. 姓。

  • 拼音 shī 部首 巾 总笔画 6

    师 [ shī ] 1. 教人的人。 如 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如 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 如 师法古人。 4. 榜样。 如 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 如 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 如 法师。禅师。 7. 军队。 如 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 如 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 如 京师。 10. 姓。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