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阁


文澜阁wén lán gé

  1. 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咸丰十年(1860年)倒塌,书多流散。光绪六年重建,书由丁丙、丁申二人搜集钞补大半,后又陆续根据文津阁本钞补完全。书今藏浙江图书馆。


拼音
wén lán gé
注音
ㄨㄣˊ ㄌㄢˊ ㄍㄜˊ
繁体
文瀾閣

引证文献

  1. 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 乾隆 四十九年(1784年)建,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孤山,咸丰 十年(1860年)倒塌,书多流散。 光绪 六年重建,书由 丁丙、丁申 二人搜集钞补大半,后又陆续根据 文津阁 本钞补完全。书今藏浙江图书馆。

国语辞典

文澜阁wén lán gé

  1.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麓的藏书阁。与文宗、文汇二阁并称为「江南三阁」。清乾隆四十九年建,专藏四库全书。咸丰年间,洪、杨之乱,书尽散佚,郡人丁申、丁丙兄弟二人,收其残籍,得万余册。光绪六年,巡抚谭钟鳞,重建文澜阁收藏,后移藏浙江图书馆。

网络解释

文澜阁 (浙江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项工费均由浙江商人捐办。

分解意思

  • 拼音 wén 部首 文 总笔画 4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 拼音 lán 部首 水 总笔画 15

    澜 [ lán ] 1. 大波浪。 如 波澜。

  • 拼音 gé 部首 门 总笔画 9

    阁 [ gé ] 1.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如 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2. 特指女子的卧房。 如 闺阁。出阁(出嫁)。 3. 小木头房子。 如 阁子。阁楼。 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如 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5. 古同“搁”,停止。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