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来迟


珊珊来迟shān shān lái chí

  1. 同“姗姗来迟”。

  2. 形容来得很晩。


拼音
shān shān lái chí
注音
ㄕㄢ ㄕㄢ ㄌㄞˊ ㄔˊ
词性
成语
繁体
珊珊來遲
近义词
缓不济急
反义词
争先恐后

引证文献

  1. 同“姍姍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引清•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有某者, 蜀 中大贾也,旅於 吴,慕姬名,备蜀锦十端,踵门请见, 丽 珊珊来迟,贾恨相见晚。”
    清•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有二美者,珊珊来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分解意思

  • 拼音 shān 部首 玉 总笔画 9

    珊 [ shān ] 1. 〔~瑚〕由一种叫珊瑚虫的腔肠动物的外骨骼聚集而成。用“珊瑚”喻珍奇之物或人才,如“铁网~~”(喻搜罗珍奇之物或人才)。 2. 〔~~〕a.形容衣裙玉佩的声音;b.摇曳多姿的样子。

  • 拼音 lái 部首 木 总笔画 7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 拼音 chí 部首 辵 总笔画 7

    迟 [ chí ] 1. 慢,缓。 如 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zhòng )。迟滞。 2. 晚。 如 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 3. 姓。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