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1. 集合思路和意见,可以收到更广大的效益。

    英pool 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be benefitted by mutual discussion; draw upon all useful opinions; make use of opinions and add to the welfare;


拼音
jí sī guăng yì
注音
ㄐㄧˊ ㄙ ㄍㄨㄤˇ ㄧˋ
词性
动词 成语
繁体
集思廣益
近义词
群策群力 博采众长 截长补短 博采众议 广开言路 兼听则明 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反义词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孤行己见 固执成见 一手包办 闭门造车 孤注一掷 一手遮天

引证文献

  1. 谓集中众人智慧,博采有益的意见。

    引语本 三国 蜀 诸葛亮 《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宋•许月卿 《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明•王夫之 《宋论·英宗》:“集异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

国语辞典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1. 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指汇集众人的智慧,以获得更广更大的效益。

    《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近群策群力

    反独断专行 孤行己见 一意孤行

网络解释

分解意思

  • 拼音 jí 部首 隹 总笔画 12

    集 [ jí ] 1. 群鸟栖止于树上。 如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2. 聚合,会合。 如 聚集。集合。集会。集体。集团。集训。集散。集资。集中。集大成。集腋成裘。 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 如 集子。文集。诗集。选集。全集。 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 如 上集。第五集。 5. 定期交易的市场。 如 集市。赶集。 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 如 集部。经史子集。 7. 成就,成功。 如 大业未集。 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 如 子集。交集。 9. 古同“辑”,和睦。 10. 姓。

  • 拼音 sī,sāi 部首 心 总笔画 9

    思 [ sī ] 1. 想,考虑,动脑筋。 如 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 如 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 如 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思 [ sāi ] 1.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 广

    拼音 guǎng,ān,yǎn 部首 广 总笔画 3

    广 [ guǎng ]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 如 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2. 多。 如 大庭广众。 3. 扩大,扩充。 如 推广。广开言路。 广 [ ān ] 1. 同“庵”。草屋。清桂馥《説文解字義證•广部》:“馥謂广即庵字,隸嫌其空,故加奄,變象形為諧聲。”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 拼音 yì 部首 皿 总笔画 10

    益 [ yì ] 1. 增加。 如 益寿延年。增益。损益。 2. 好处,有好处。 如 利益。益处。公益。权益。受益非浅。 3. 更加。 如 益发。日益壮大。 4. 同“溢”,水漫出来。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