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旗呐喊


摇旗呐喊yáo qí nà hǎn

  1. 摇动旗子呐喊为别人助阵。喻为他人助长声势。

    英wave flags and shout battle cries; bang the drum for sb.,sound the clarion;


拼音
yáo qí nà hăn
注音
ㄧㄠˊ ㄑㄧˊ ㄋㄚˋ ㄏㄢˇ
词性
动词 成语
繁体
搖旗吶喊
近义词
擂鼓助威 鸣锣开道 鸣锣喝道 呐喊助威 助长声势
反义词
鸦雀无声 鸣金收兵 偃旗息鼓 不动声色

引证文献

  1. 古时军队出阵,摇动旗帜,大声呼喊,用以耀武扬威。

    《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张任 引数千人马,摇旗呐喊,出城搦战。”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番子正在魂惊胆落,又见山后那二百人摇旗呐喊,飞杀上来。”
    后用以比喻为他人助长声势。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出去之后,他还不是同流合污了,加入反民主者的行列中一同摇旗呐喊?”
    《羊城晚报》1982.11.8:“要当有风格的作家……不充当摇旗呐喊小卒的角色。”

国语辞典

摇旗呐喊yáo qí nà hǎn

  1. 打仗时,挥舞旗帜,嘶喊以助声威。

    引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又见山后那二百人,摇旗呐喊飞杀上来。」

    反鸦雀无声

  2. 比喻为他人声威助援,含有贬意。

    例如:「他用的都是只会摇旗呐喊的助选员,怎可能会当选呢?」

网络解释

分解意思

  • 拼音 yáo 部首 手 总笔画 13

    摇 [ yáo ] 1. 摆动。 如 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 2. 往上升。 如 风举云摇。

  •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

    旗 [ qí ]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 如 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 如 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 拼音 nà,nè 部首 口 总笔画 7

    呐 [ nà ] 1. 〔~喊〕大声呼喊,如“~~助威”、“摇旗~~”。 呐 [ nè ] 1. 古同“讷”,说话迟钝。

  • 拼音 hǎn 部首 口 总笔画 12

    喊 [ hǎn ] 1. 大声叫,呼。 如 喊口号。喊叫。呼喊。呐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