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避秦


【释义】:

指远离尘嚣的山水胜境、田园风光;也指遁世隐居之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刘商《题水洞》之一: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钱起《送华侍御谪居》: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曾唐《题武陵词》之三: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