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借以形容男女幽会情事;或泛称家犬。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会稽句章民张然,滞役在都,经年不得妇。家有少妇,无子,惟与一奴守舍,妇遂与奴私通。然在都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常以自随。后假归,妇与奴谋,欲得杀然。……然涕泣不食,乃以盘中肉及饭掷狗,祝曰:‘养汝数年,吾当将死,汝能救我否?’狗得食不啖,惟注睛舐唇视奴。然亦觉之。奴催食转急,然决计,拍膝大呼曰:‘乌龙与手!’狗应声伤奴。奴失刀仗倒地,狗咋其阴,然因取刀杀奴。以妇付县,杀之。”元稹《梦游春七十韵》: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李商隐《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