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


【释义】:

形容人敬贤礼士;也形容待客情重,宾主款洽。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晋·袁山松《后汉书》:“周璆字孟玉,为乐城令,逍遥无事,县中大冶。去官,征聘不至。陈蕃为太守,璆来置榻,去悬之。”(引自《太平御览》卷四七四)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张垍《奉和岳州山城》:县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杜牧《怀钟陵旧游》之二:未掘双龙斗牛气,高悬一榻栋梁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