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形容人遭受谤毁、诬陷,蒙受冤屈。晋·司马彪《续汉书》:“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邀名,嫌疑之戒,愿留意焉。”(引自《太平御览》卷四五二)《后汉书·马援刘传》:“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刘长卿《贬南巴至鄱阳》: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蓠。郑还古《吉州道中》:薏苡殊非谤,羊肠未是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