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文学必须为“礼治”服务的见解。语出《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治”。从礼治出发,孔子认为文学“兴、观、群、怨”※四种功用,归结起来,就是必须为封建礼教服务。事父尽孝道,维护封建的伦理关系;事君尽忠心,维护封建的君臣关系。孔子的“事父事君”说,是统治阶级功利主义的文学观,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它无疑会抑制我国古代文学战斗传统的发扬。但它揭示了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因此为后代许多诗论家所继承和发挥,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积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