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止乎礼义


中国古代儒家美学关于文学创作规范的论述。语出《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汉代儒家学者所说的“变风”、“变雅”,指的是《诗经》中那些颇多哀怨、感愤、讽刺之辞的作品,其大多产生于政治衰败,社会昏暗,民不聊生的时代,即所谓“乱世之音”。他们认为那些诗所抒发的怨情,是表现人的本性的,同时又未超出封建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因而是合理的,是诗歌创作的规范。

“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理论就其思想渊源说,显然是对孔子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说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其理论意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赞许“变风”之作的“怨情”出于人之本性,无疑对促进诗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积极意义;但它要求诗歌内容“止乎礼义”,这就束缚了诗人的创作思想,有着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