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美学对诗歌创作的具体要求。语出《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剌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其作诗也,本心主意,使合于官商相应之文,播之于乐。而依违谲谏,不直言君之过失,故言之者无罪,人君不怒其作主而罪戮之,闻之者足以自戒,人君自知其过而悔之。”这就是说,主文,即主于文辞,此指诗歌创作,或作诗的命题立意;谲谏,即不直言君之过,婉转地劝谏。“主文而谲谏”的理论价值在于:其精神与诗教一致。孔颖达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就其主张讽谏来说,有利于促进诗人面向现实社会,反映人间不平之怨愤;就其提倡含蓄委婉而言,无疑对促进诗的比兴手法之发展是有益的,但对诗的批判锋芒必有所削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