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对比、兴不同特点的概括。其《文心雕龙·比兴》云:“《诗》文弘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兴隐哉?”“比者,附也。”比须依附于所要说明的道理,“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即依附,依附于理,是谓“附理”;“附理”则“切类以指事”,也就是用类似的事物做比喻,以说明道理。所以,“比”的特点是“显”。刘勰还认为“比”所以“显”,在于“比则畜愤以斥言”。“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因为作者用“比”,往往由于内心激愤,容易用明显的比喻写出斥责的诗句,比附分明,所以“显”。
“兴”的特点,则是“隐”。为什么呢?“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兴则环譬以记讽”。这是说“兴”是缘起,其所以“隐”,一是因为它用微妙的事物来引发思想感情;二是因为它往往“婉而成章”,婉转地由小见大地表现感情。所谓比显兴隐,是说比与兴两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有显隐之别,虽然都以不同事物间的类似点作譬。刘勰从风格的角度入手,对比兴手法的特点作了相当细致、缜密的分析,虽嫌其解释尚有不周,但较之其前辈郑玄、郑众和挚虞,已有很大的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