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518?
字仲伟。祖籍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父钟蹈曾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少好学,有思理。于齐武帝永明三年(485)为国子生,通《周易》,颇受国子祭酒王俭的赏识,举本州秀才。齐明帝建武(494—498)初,为南康王侍郎;曾上书言政,未被采纳。迁抚军行参军,出为安国令。齐东昏侯永元(499—501)未,除司徒行参军。入梁后,于梁武帝天监(502—519)初,任临川王行参军;上书革新政治,受到重视。衡阳王出守会稽,引为宁朔记室。天监十七年(518),为西中郎晋安王记室,不久卒于任上。世称“钟记室”。《梁书》及《南史》均有传。钟嵘撰有《诗品》※(初称《诗评》)三卷,专评五言诗,共列举汉魏至齐梁诗人一百二十余位,归为上、中、下三品。《诗品》论诗以“吟咏情性”为本,重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诗人情志的感发;提倡“自然”※、“真美”※,反对堆砌典故和苛求声病;强调诗歌要富于“滋味”※,主张酌用兴、比、赋“三义”※,并将“风力”与“丹采”结合。《诗品》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后人以为“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章学诚《文史通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