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1095
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赴两浙考察水利;熙宁八年出使辽国。力争失地,为时所称,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因坐徐禧罪受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著书自娱。沈括是北宋政治家和科学家,对政治、历史、天文、地理、律历、医药、卜算和文学艺术均有研究,学问博洽,长于掌故。论诗主张求实,写景、叙情、咏物当切于物而不可失实,提倡“造微”而有余味,作诗当旬锻月炼。以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为人称道;又以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为“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为时所讥。著有《长兴集》、《苏沈良方》、《入国别录》等,其中以《梦溪笔谈》※间涉文艺评论。事见《宋史·沈遘传》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