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1053—1102

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十六岁时,曾师事曾巩。不思仕进,曾巩曾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宋哲宗元祐(1086—1094)初年,因苏轼等人的荐举,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因受苏轼党祸牵连,罢为颍州教授。宋哲宗绍圣(1094—1098)初。又因其录用非由科第,及罢归。元符三年(1100),复召为秘书省正字,不久病卒。

陈师道家境贫寒,爱苦呤,故时人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家。诗风清奇峭拔,古崛生动;诗论亦受苏轼、黄庭坚影响,提倡“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主张学习杜甫,因为杜甫不仅“有规矩,故可学”,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其论诗宗旨亦提倡“无一字无来处”,提倡“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但对苏轼的“以诗为词”的粗疏,黄庭坚的奇怪,王安石的工巧,仍提出了批评,结合他的作品和他与黄庭坚同时被后人奉为江西诗派宗祖的事实看,这些诗歌理论不仅是成熟的,而且是同样具有个性特点和创造力的。著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诗话》等。事见《宋史》。宋人任渊著有《后山诗注目录年谱》,陈兆鼎有《陈后山年谱》,魏衍有《后山诗笺年表》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