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字体仁,号休斋,永春(今属福建)人。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曾知循州,后徙贺州。陈氏乃儒者出身,论诗重气象,重识物理,推崇儒家诗教,故而特重陶渊明、杜甫及“楚骚”。如云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辞》,“其词高甚,晋宋而下,欲追蹑之不能。汉武帝《秋风词》,尽蹈袭《楚辞》,未甚敷畅。《归去来》则自出机杼,……谓洞庭钧天而不淡,谓霓裳羽衣而不绮,此其所以超然乎先秦之世而与之同轨者也。”又如不满孟郊不第诗气象窘迫,推崇杜甫“纳纳乾坤大”“何其壮哉”同时,陈氏又提出“诗要有野意”。所谓“野意”,一方面承袭苏轼评陶渊明、柳宗元诗所云“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而来,并作了发展。他认为“诗非文不腴,非质不枯,能始腴而终枯,无中边之殊,意味自长,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即要求诗歌内在美与外在美完全浑化并达到不偏不倚的冲和平淡之美的最高境界。为此,他指出如“太白之豪放,乐天之浅陋,至于郊寒岛瘦,去之益远”。另一方面,也是指以描绘野外大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的诗作,而富有野意。他说:“予尝欲作野意亭以居,一日题《山石》云:‘山花有空相,江月多清辉。野意写不尽,微吟浩忘归。”由此可见陈氏亦非拘泥于正统儒学的诗论家。所作《休斋诗话》※不见书目著录,惟清道光间重纂《福建通志·经藉志》称陈知柔《休斋诗话》五卷。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据他书引文辑入,共九条,中华书局1980年版最为通行。惜已不见原貌,无法全面评价陈氏论诗之得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