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从邓名世为师,博闻强识,知名江西,竟不第。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以布衣献所著《春秋左氏传发挥》等书,得补右迪功郎。历官玉牒所检讨官、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兼权吏部郎官,被劾奉祠。久之,起为工部郎中,知严州,致仕卒。撰《能改斋漫录》※,广采博取,凡二千余条,成二十卷,分十四类,约刊板于绍兴末年。孝宗初,为仇家告其书事涉讪谤,旋被旨毁板。光宗初,京镗削去“诙谐戏谑”类,重新刊出,为十八卷本。吴曾另有《南北征伐编年》二十三卷。《宋史翼》有其传。
吴曾论诗长于援据辨析、匡谬纠舛,因而当时“诸家考证之文,则不能不征引其说,几与洪迈※《容斋随笔》※相埒”(《四库总目提要》)。《宋诗纪事》曾引用其文约三十五条。钱谦益注杜诗,亦多引之。吴曾认为考证诗词当“精”,须有“博识”。或阐释诗词本事,或钩索典制掌故,或辑录名家佚诗,援据极为赅洽,辨析亦多精核,足以使人信服。对于诗作中之沿袭现象,吴曾一方面梳理其渊源脉络,一方面审慎地加以辨析,甚至加以比较性研究。虽亦有失当之处,但已深入一步,且持论大体公允,足资借鉴。关于诗歌创作,吴曾重自然,贵创新,反对模拟造作。同时,又重炼字、立意,提倡“诗不厌改”。这些主张对后人作诗,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因吴曾献书授官时,正值秦桧当朝,且在《漫录》中为秦桧开脱,被视为附秦者,人品为人所不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