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1447—1516

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英宗天顺八年(1464)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宪宗成化八年(1472)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累官少师及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太监刘瑾专权,他依附周旋,“凡瑾所为乱政,东阳弥缝其间,亦多所补救”,“而气节之士多非之”(《明史》本传)。武宗正德七年(1512)致仕,卒谥文正。

李东阳身居高位,以宰臣主持文坛,一时诗人奉为宗师,形成一个“茶陵诗派”。当茶陵派兴起之时,适值以“三杨”(杨上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已趋衰落,而以拟古为号召的前后“七子”尚未形成。李东阳和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力图以唐诗雄浑之体改变台阁体萎靡不振的诗风,“起而振之”(沈德潜《明诗别裁》评语)但他因生活所限,“历官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诗歌反映的是统治集团上层生活,与民间疾苦相去很远,内容相当空虚,只能在语言技巧上做工夫,工丽典雅,仍未能摆脱台阁体的影响。李东阳的诗歌创作成就有限,诗歌理论却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和体会。他推崇盛唐,效法杜甫,注重诗歌的音响法度,与七子的拟古主义诗歌理论有着某种渊源关系,但他又力主情性,反对摹拟,与拟古主义诗论不尽相同。总的看李东阳的诗歌理论,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过渡的特点。

有《怀麓堂文集》一百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