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8—1559
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父亲杨廷和于武宗正德间官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杨慎自幼生长于北京,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任经筵进官,因谏大礼得罪,嘉靖三年(1524)谪戌云南永昌卫,凡三十余年,卒于戌所,亨年七十二岁。大启中追谥文宪。
杨慎少有文才,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又因赋《黄叶诗》受到李东阳的赏识,呼之为小友,令受业门下,故受李影响较深。成年后面对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风气,能够不为所囿,卓然自立。在诗歌理论上,杨慎发扬茶陵派力主性情,反对摹拟的长处,又纠正了茶陵派宗唐法杜,过份讲求音调、法度的偏颇,并以此与七子的拟古之风相抗衡。钱谦益评为:“其意欲压倒李、何,为茶陵别张壁垒。”(《列朝诗集》)可视为茶陵派的改革者。他的诗歌创作也很可观,突破了七子专主盛唐,高标格调,缺乏生趣的局限,转向汉魏六朝诗歌汲取营养,具有博雅宏丽的特色,胡应麟评为:“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诗薮》)杨慎博闻强识,谪戌后以读书、撰述为务,著作多达百余种,是明代知识最广,著作最多的学者,主要有《升庵集》八十一卷、《谭苑醍醐》九卷及《丹铅录》多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