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1590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按察史、应天府尹和南京刑部尚书等职。父忬,忤严嵩父子,以误边事罪,斩于西市,世贞也一度去官。隆庆初(1567),世贞与弟世懋伏阙讼父冤,卒得平反。后又因依法论处首辅张居正的内弟,受到打击。他虽有梗直强项的一面,思想却非常保守,对以王艮为首的泰州学派极为不满,在所著《国朝丛记》中攻击他们是“借讲学而为豪侠之具,复借豪侠而为贪横之私”,“聚散闪倏,几令人有黄巾、五斗之忧”。完全是封建正统卫道者嘴脸。
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明史》本传说:“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晚年攻者渐起。”王世贞诗文虽未脱拟古之迹,然富于才情,近体诗颇有佳作,乐府诗亦在李攀龙之上。晚年风气稍变,以平淡自然为多,文学主张亦不复如前之偏激。著述繁富,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弇山堂别集》一百卷、《读书后》八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