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1713
本名甡,字大可,一字齐于,号秋晴(一作初晴)。又因其郡望,学者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名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不久,即以病告归,未再出仕。他博览群书,才识甚高,对于经、史、音韵、训诂等均有研究。又擅长骈、散文、诗词等,名重当时。著述宏富,有多种著作,合编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二卷。自视颇高,睥睨当世,是一位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不为陈规所囿的学者,如他曾作《四书改错》,对当时用以科举取士的朱熹《四书集注》亦敢于抨击之。因喜标新立异,故有时立论常见偏颇。有《西河诗话》※八卷,以记述诗事为主,其诗歌理论主张即体现在所记述、考辨的诗事之中。毛奇龄论诗宗唐抑宋,带有很深的门户之见。他对唐代诗人大加揄扬,尤其推崇杜甫、白居易等。而对宋以下诗歌则偏执地一概加以贬斥。他喜爱现实主义、通俗平易一流的诗歌,而不喜欢浪漫主义的、文彩斑斓的诗歌,所执观点令人难以接受。如批评李商隐著名诗作《锦瑟》和苏轼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不通,就充分显示出其艺术观的极大偏颇。《清史稿》卷四八一、《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