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良择


1645—?

字玉友,号木庵。常熟(今属江苏)人。钱陆灿族孙。因仕途不利,屡试皆不中,遂读书饮酒,致力于诗。游历甚广,与冯班※、查慎行※、刘廷玑、惠周惕等人皆有交往。康熙间羁留京师,诗为诸公贵人所赏,颇负声名。二十七年(1688)曾随使蒙古,将途中见闻及所作诗,著为《出塞纪略》,另有诗集《抚云集》和诗话《唐音审体》※。《苏州府志》卷一〇〇有传。钱良择一生诗作甚富,几达万余首。钱氏早年诗风豪迈激越,“胆落迂儒愁,倾心壮士怍。羸童缩而遁,奸人战欲疟”(《观小妓娟娟舞剑作》),是其诗风之写照。晚年渐悟诗法之上者,“当从读经史中出”,“而求之韩、杜,更进而求之《风》、《骚》、汉、魏、陶、谢,更进而求之《左》、《国》、马、班,涵咏濂、洛、关、闽之学”,而且“每有所进”,辄将其先前之作取而焚之,所以《抚云集》中所载,仅为其全部诗作百之一二。又喜读佛经,久之,皈依佛门,出家为僧。钱良择在诗歌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刊行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的《唐音审体》,此书为辨析诗体之作,对于古代诗歌中的各种形式,“辨正体裁,剖析谬误”,而在选诗辨体的过程中,则“尊其创格,存其面目,汰其熟调”,态度严谨,持论有据,“前人有说据,则据之,前人无说可据,间以己意参之,务求辞义贯通,所谓以意逆志也。”(《例言》)所以此书颇得后人好评,赵执信※《谈龙录》※称其“原委颇具,可观采”,郭绍虞先生亦认为这是继冯班《钝吟杂录》※之后,一部“较早亦较好之书”(《清诗话※》前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