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字扶南,号息翁,桐城(今属安徽)人,与著名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同族且同时,清康、雍、乾时人。少学诗于朱彝尊,至八十岁犹嗜诗学,注韩诗。一生博学笃行,不求仕进,乾隆初荐举博学鸿儒,辞不就。有《春及堂集》。《兰丛诗话》※系晚年整理成篇。诗话中借王武子之言夸曰:“门内个中,文望溪(方苞)而诗此子(指方世举)矣。”其论诗主张宗唐宗杜,认为“诗屡变而至唐,变止矣,格局备,音节谐,界画定,时俗准。今日学诗,唯有学唐。唐诗亦有变,今日学唐,唯当学杜。”但他提出学习前人,主要学习前人诗歌之“格”(即体式手法),认为前人在诗“格”上巳创造完备,故“文格前一代高一代”;而在诗歌内容上则强调创新,提出“文心”(即内容感情)之说,认为“文心后一代进一代”,但“新必须稳”※。所以,《兰丛诗话》评诗十分重视诗歌的体式特征。方氏自称该诗话“凡前人所有者,不敢剿说,不敢雷同,唯吐胸中之片知只解。”这使《兰丛诗话》有许多独特见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