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760
字寒山,一字葚原,自号花源渔长,又号柴湾樵客,如皋(今属江苏)人。他不喜仕宦,一生贫寒,以布衣身分隐于乡间。但他学识渊博,喜结交文士,在家乡曾与同仁结皋闻、东溟二社,人称他“家贫腹富,名通身隐”(江大键《冒葚原传》)。江浙许多郡县曾聘他执掌书院,修撰方志。有《象山县志》、《通州志》、《凤阳府志》、《西淮盐法志》等。论诗著作有《葚原诗说》※四卷。《葚原诗说》作为一部指导学诗者写诗的指导书籍,偏重于介绍各体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他主张学诗应先学近体,卷一至卷三分别论述了五、七言律绝的作法,包括章法、句法、字法、起法、对法、收法等等。主张近体以气格为主,风神为辅;作诗必先立意,如此则神骨自超,风度自异。他认为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冒春荣在卷四讨论了古体诗的作法,认为古体诗同近体诗相同处在于不出起、承、转、合四字。做古体诗若专拟古人,则不露性灵;纯用己法,则有乖古调,必须用古人意七分,参己意三分,这样精神足以互相映发。这部诗话虽是指导初学,但全是有得之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