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字仪一,一字乐斋,丹棱(今属四川)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吏部主事。乾隆十二年(1747)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二十年出为广东肇罗道,有政声。后辞官归,家居十余年,主锦江书院讲席,以实学课士。年八十一卒。端淑学问博洽,工诗文,诗学汉魏盛唐,文学《左传》、《史记》,造诣极精微。有《白鹤堂文集》等。官京师时,仲冬大雪三日,端淑与友人围炉煮酒,上下千古,纵横百家,兼采古人评人之语及所摘佳句,成《雪夜诗谈》三卷。因其斋名白鹤堂,又名《白鹤堂诗话》※,论诗于古今诗人,最推崇陶潜、杜甫二家,认为“是二公者,其初意岂务为如是之诗哉?志动而为情,情发而为言,是以咏歌嗟叹,皆出于有为,虽使圣人见之,或不废也。”(《与友人论陶杜诗》)于诗之风格,提倡冷。尝有《国朝五言近体诗选》,选清代五言律诗。所持标准,“大要贱稚而贵老,贱俗而贵古,贱华靡而贵清与秀”,而这些,正是当时诗坛所视为冷僻者。他在《冷吟居士诗序》中说:诗之“格不冷不老,笔不冷不古,骨不冷不秀,神不冷不清。世之所避,余之所趋也”。端淑之古文,亦颇有成就,在蜀中为名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