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


1724—1805

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纪文达公遗集》。纪昀的诗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其文集的序跋中。这些被清人邵承照辑录而成《纪河间诗话》※。纪昀认为诗歌应“发乎情,止乎礼义”,一方面情感要真实,另一方面又符合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可偏废。文学的发展变化取决于“气运”和“风尚”,气运是人力不能决定的,而于风尚个人可以起作用。李白、杜甫善于写诗,但他们写不出《诗经》,这是气运所决定的。对于风尚,有趋与变之不同。趋风尚包括“厌故喜新”、“巧投时好”、”循声附和”三种方式;变风尚则包括“乘将变之势,斗巧争长”与“于积坏之余,挽狂澜而反之正”两种方式。通过趋或变,个人可以对诗歌的发展变化起作用。纪昀认为后世的诗歌创作不出“拟议”、“变化”两途,拟议最突出者为高启,学汉魏似汉魏,仿六朝像六朝,拟唐类唐;变化最突出者为杨维桢,“怪怪奇奇,不可方物”。而纪昀则主张兼取二者,要“心灵自运”,不立法而又不离法。纪昀对各代诗人诗作都有具体的评论,而且大都公正允当,这在文学批评史上不多见。纪昀曾选评李商隐诗,有《玉溪生诗说》※。又有《唐人试律说》、《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等。《清史稿》卷三二〇有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