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1814
字云松,一字耘松,号瓯北,学者称瓯北先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殿试第三,授翰林院编修。后出知广西镇安府;适清廷用兵缅甸,赵氏又赴军赞画军事;终擢贵西兵备道,而以广州谳狱旧案降级,遂乞养不复出,专攻文词。晚年主讲安定书院。他既是诗人,又是史学家。在乾、嘉诗坛上,赵翼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号称三大家。赵氏自称“诗篇半放翁”(《编诗》),是个有丰富创作实践的诗人;同时又是有一定理论建树的诗论家,不仅写出诗论专著《瓯北诗话》※,而且还写下不少论诗诗。张维屏评道:“瓯北先生晚岁退闲,取唐宋诸家全集,再三展玩、寻绎,得识各家独至之处,故所撰《瓯北诗话》,抉摘精微,指陈得失,语多切当,非仅见方隅横生议论者可比也。”(《听松庐文钞》)《清史稿》卷四八五有传。
赵氏对“性灵说”※倡导者袁枚颇折服,视之为知己:“我最爱君诗,君亦爱我句。他人岂不赏,不著痛痒处。惟此两老翁,交融水投乳。”(《子才前辈过访草堂……》)。他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都深受袁枚影响。如果说,袁枚是乾、嘉诗坛上标举“性灵说”反对沈德潜※拟古“格调说”※的主将,那么赵氏则堪称为副帅。但是赵氏又并非袁氏之附庸,其论诗自有为袁氏所不及之独到处。《瓯北诗话》就远比《随园诗话》※精粹,纯然是诗论专著,其选评唐、宋、金、明、清十大诗人之优劣,劈肌分理,深得三昧,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赵氏诗学思想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以诗人而论,崇尚才、气、情;以诗作而言,提倡新意、新词;从创作来说,强调自然,精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