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1834
字子山,号兰雪,东乡(今属江西)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由举人官内阁中书,选知贵州黔西州。年十五即以文章知名,未冠赴金陵应乾隆南巡召试,归受诗法于著名诗人蒋士铨,得杜陵宗派。后出游吴越,诗名鹊起;官内阁中书,诗名又振都下。名流王昶、翁方纲※、法式善、吴锡麒皆相推重,篇什流播海内外,袁枚※以才自负,亦心折其诗。朝鲜国使臣得其所著诗,以梅花龛供奉之,称为“诗佛”。所著有《香苏山馆全集》传世。《清史稿》卷四八五有传。其《石溪舫诗话》※二卷为评阅王昶※《湖海诗传》※之后的有感之作。该书记录评论了与作者同时代的一百余位诗人的作品。首列袁枚,讫于英廉,或就诗论人,或就人论诗,或论诗而不及其它,论断持平,信而可征。每一诗人之下,注其字号、里籍、诗文集,评诗论人,往往著墨无多,而探得精要,正如其弟子王以畅序中所云:“读者作诸公小传观可也。”嵩梁论诗主张广学博取前代传统,穷究汉魏唐宋元明以来诸家正变。洞悉旨要,新创大宗。他还特别推崇诗歌的清雅之气,认为诗歌风格中,“清字似易实难”,“当为诗家第一妙谛”(《石溪舫诗话》卷一)。还认为诗人才气中以清才为难得,清则易新,清又近真,故作者评诗论人以清丽为指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