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字福草,因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购得蜡石十二色,形状各异,极具奇趣,故号十二石山斋居士。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平事迹不详,生活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官吏部,好名山佳水之游,性情恬淡拙疏,勤于书卷,以诗闻名。著有《紫藤馆诗文钞》、《读石》、《十二石山斋诗话》※。梁氏论诗,主张知人论世,强调言为心声,“诗足征品”※。诗人首先要修养人品,培植真挚性情,然后才能自然流露,写出至情好诗。诗不分古今,只辨真假。从此观点出发,梁氏又强调诗中写景最要贴切。大千诗界,境界万千,诗中场景,也可千变万化,其间最关键之点就是要描绘切实,写出自然特色,让读者读诗如见其山川风物气候,这样才能避免抄袭雷同,创造出独具神韵的佳作。诗中写景要讲贴切,诗中题画、咏史、纪事、抒情也都要强调贴切。这些议论都表现出作者的卓越见识。在晚清诗坛上,针对复古风气日盛的趋势,作者提出诗写性情与诗贵贴切的主张,无疑有着纠正诗风弊病的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