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蓥


生卒年不详。字艺香,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生平事迹不详。陆蓥生活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正值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转化时期。其诗论主张主要见于《问花楼诗话》※三卷。陆氏论诗主要是继承传统诗学观点,以“宗唐”为旨,但也带有时代特征。一方面,他认为“诗至唐而极盛”,因为唐诗上承汉魏,“规模备而变化极”,艺术上“含蓄,不露论锋”。唐代诗家众多,“冲淡”、“劲拔”、“奇奥”、“晓畅”、“古直”、“深稳”……各有所长,形式上诸体皆备。因此,足为后世诗人楷模。由此,他高度赞赏后世诗人如欧阳修、李梦阳等人的成功之作,在于学唐而又能“独标风格”。另一方面,陆氏论诗也能广开眼界,肯定其他诗人,这又使诗话带有时代特征。陆氏生当古、近代交接时,对中国古代诗歌源流派别的发展变化和优劣得失看得较清,因而能辨别长短,包融各家,较之明清其他一些“宗唐”、“宗宋”派更少门户狭隘之见。有感于近代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他也充分肯定陆游、南宋末年刘须溪、谢翱、清初遗民诗人等诗作,赞扬他们的“君国之念,至瞑不忘”,推祟他们的“豪宕”、“摧藏掩抑”、“高浑”诗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