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1896
字景孙,号栋山樵、霞偶、常庸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江西粮道并署布政使等职。同治十一年(1872)辞职归里,长期居家读书写作,校辑群书,著述丰富。著有《香雪崦丛书》,是书分甲乙丙丁集,已刻者为《读经拾沈》,《读史拾沈》、《樵隐昔》、《霞外
屑》、《群书
识》等五种。另有《安越堂外集》、《越吟残草》、《蚬斗薖乐府本事》等书刊刻问世。平氏论诗,以博辨为功,细析源流,广采众说,考核参证,别立新义。有《眠云舸酿说》※一卷,专论古今诗人与佳作,结合谈诗论艺,时作考据之语,态度认真,下笔谨严,故于一事一诗,爬梳源委,引征前说,颇为明白。在评说诗家中,推重高格远韵之作,故于宋人推重苏轼,于元人推重元好问,于明人推重高启,于清人推重王昙,时有精辟之语,发人所未发,可资后人参考研究之处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