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葆贤


1873—1921

字楚青,号平子,别署平等阁主、狄平、楚卿、六根清净人等等。江苏溧阳人。早年应试中过举人。戊戌变法时期狄氏拥护维新运动。1900年参加旨在维新的中国国会活动和自立军起义活动,事败避居日本。1904年回上海创办《时报》,立志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1911年在北京发刊京津版《时报》。辛亥革命后办过《民报》和有达书局等。晚年热情消退,笃好佛学。著有《平等阁笔记》、《平等阁诗话》※。其诗学见解见于《平等阁诗话》。狄氏论诗一方面继承古典诗学观,如论诗的产生在于“具真性情,感物哀时”,论诗人创作的主观条件应有“闳抱远识”,强调诗的个性化,“当求独到处”等;一方面亦发表新见,如辨析诗的功能,一为“可转移风俗者”,二为“可抒写性灵者”,三为“可备史乘者”,认为第一、三类为“有益”者。这与其“起衰振俗”的维新改良的思想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特征;梁启超※等的“诗界革命”※观点亦相沟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