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孟棨※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书,题作者为“孟启”,恐误。一卷。全书分为“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七类,共四十一则,专门记叙有关诗歌的本事。书前有僖宗光启二年(886)孟棨的自序。序称:“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多感慨。抒怀佳作,讽刺雅言,虽著于群书,盈厨溢阁,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因采为《本事诗》。”表明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保存有关诗歌写作动机和背景的材料,以便使后人能赖此准确深入地把握作品的内含。孟棨高度重视诗歌的本事,重视具体诗作与诗人特定经历的联系,显然是受到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传统诗论主张的影响。
《本事诗》所记,除“情感”类陈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一则和“嘲戏”类宋武帝与颜延之、谢庄对答一则外,皆为唐代诗人的事迹。虽偶有失实之处,但广为搜集,认真择选,功不可没。《四库全书总目》曾言:“唐代诗人轶事颇赖以存。”如顾况得宫女梧叶题诗、刘禹锡两游玄都观题诗等,都是由于此书载录,才得以流传的。书中叙事清晰、生动,与笔记小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韩翃于柳氏失而复得一则,以及崔护题“人面桃花”诗一则,情节曲折,刻画细腻,与“传奇”十分近似。
《本事诗》以专录诗人遗闻佚事的形式,开了宋代“论诗及事”类“诗话”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有《古今逸史》、《顾氏四十家小说》、《津逮秘书》、《历代诗话续编》等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曾出排印本,与清人叶申薌《本事词》合刊为一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