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张为※著。一卷。此书的主旨是归纳中晚唐诗歌创作的宗派。书中共立“广大教化”、“高古奥逸”、“清奇雅正”、“清奇僻苦”、“博解宏拔”、“瓌奇美丽”六个门派,分别以白居易、孟云卿、李益、孟郊、鲍溶、武元衡为“主”;各门派内再罗列若干诗人,归为“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个等次,统为“客”;主客诸家的名下,则多附有若干诗篇或诗句作为例证。门派的划分,除“广大教化”外,均着眼于诗歌的风格特色,但略欠准确、全面。
《诗人主客图》多有牵强、失当之处。首先,所举诗人遗漏颇多,如韩愈、柳宗元、李商隐等均未涉及。其次,诗人门派的归属时显不类。如竟将诗风差异颇大的韦应物、李贺、杜牧同归于一派。第三,一派之内的诗人次第排列不当。如“广大教化”派以杨乘为“上入室”,而同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却仅为“入室”;“高古奥逸”派以孟云卿为“主”,韦应物却仅为“上入室”;“瓌奇美丽”派以武元衡为“主”,刘禹锡只居“上入室”,许浑则只居“升堂”。第四,诗人名下所附的诗作缺乏代表性。这些疏漏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作者识见有限所致。显然,张为在撰写此书时,“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未能掌握充足的不关资料。不过,《诗人主客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仍有着特殊的意义。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近世诗派之说,殆出于此。”认为宋代诗坛上好标榜门派的做法,乃源于《诗人主客图》。《四库全书总目》则称:“摘句为图,始于张为。”认为《诗人主客图》是五代前后众多“句图”的先驱。
《诗人主客图》有《函海》、《榕园丛书》、《历代诗话续编》、《丛书集成初编》等本。《全唐文》卷八一七收有《诗人主客图·自序》一篇,为传本所不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