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旨格


唐代齐己※著。一卷。本书罗列诗歌的体式格法繁复琐细,在晚唐五代众多的“诗格”中较为引人注目。全书共八节;各节内又分别包含若干细目,举出名称,但又不做具体的解释说明,仅附两句或四句诗作以为例证。“六诗”一节举“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诗有六义”一节举“风”、“赋”、“比”、“兴”、“雅”、“颂”,皆沿袭旧说,然而所引例诗多为晚唐作品,常显不类。“诗有十体”列“高古”、“清奇”、“远近”、“双分”等,或标格调,或示句法,着眼点并不统一。“诗有十势”讲诗句结构,却立“狮子返掷”、“猛虎踞林”、“丹凤衔珠”、“毒龙顾尾”等名目,实有故弄虚玄之嫌。宋代《蔡宽夫诗话》※曾言:“唐末五代,流俗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诗句为例,议论锋出,甚有狮子跳掷、毒龙顾尾等势,览之每使人拊掌不已。”“诗有二十式”与“诗有四十门”两节,多着眼于诗歌的题材内容,但分类过于琐碎芜杂。“诗有六断”讲诗歌“合题”、“背题”等不同构思;“诗有三格”以“用意”为上,“用事”※为下,则有一定参考价值。总之,《风骚旨格》旨在为学诗者示门径,树立标准,但所重者均为末节,结果反而以皮毛掩盖了诗歌艺术的精髓。

《风骚旨格》流传较广,有《格致丛书》、《津逮秘书》、《诗学指南》※,以及《历代诗话续编》、《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亦常附于齐己※《白莲集》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