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初徐衍※著。一卷。本书的主旨不在于讲解诗歌写作的文字格律技法,而在于标榜诗歌在颂讽方面的功用。书前有小序,将“可以颂,可以讽,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尊为“诗之要道”。全书共列“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五门,分别从不同角度宣示了诗歌美刺比兴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君臣门”着重借征引诗句,发明君主黜恶进善、臣下美德刺失的各自职责。“物象门”引虚中语云:“物象者,诗之至要。”主张诗歌美刺均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象,以免伤于直露。“兴题门”集中说明诗歌题材的美刺寓意,如解释“平原古岸”为“帝王基业”,解释“病中”为“贤人不得志”。“创意门”本着“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提出了“美颂不可情奢,情奢则轻浮见矣;讽刺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的见解。“琢磨门”称:“夫用文字要清浊相半,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这似乎是在讲诗歌的字句,然而由所附诗句及解说可知,其重点仍是在讲诗歌的美刺寄托。统观全书,作者遵循了儒家的诗教传统,强调诗歌应采用比兴手法委婉地寄托有关颂讽美刺的寓意,但多流于穿凿附会。显然,与虚中的《流类手鉴》是一脉相承的。
《风骚要式》有《吟窗杂录》、《格致丛书》、《诗学指南》※等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