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钱易※撰,十卷。是书为钱易知开封县时所作,约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前后。
《南部新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史部传记类,尤袤《遂初堂书目》、《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题《南郡新书》,均著录于小说家类。《读书志》作五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辩其非甚详,谓晁氏所记,当为另一合并之本。《四库全书》题《南部新语》,收于子部小说类。是书共八百余条,自甲至癸以天干为纪分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皆记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多录轶闻琐语,而朝章国典,因革损益,亦杂载其中,故虽小说家言,而不似他书之侈谈迂怪,于考证尚属有裨。”书中不少记载,足补新旧《唐书》之阙。
就文学角度而言,首先,此书价值在于收录保存了大量唐五代诗文和诗坛趣闻掌故。所记述及张说、张九龄、李白、白居易、裴度、李德裕、崔群、顾况、吕温、令狐楚、李商隐、杜牧、李肇、崔元翰、李群玉、李贺、李绅、李山甫、杜荀鹤、皮日休、陆龟蒙、章八元、张祜、司空图等数十人,材料面广量大。如记杜羔妻刘氏写诗讽刺杜不第事,可知唐代作诗风气之普及,记述《菩萨蛮》等由来,亦翔实可信,均足资参考,不容忽略。其次,作者论诗亦颇具识见。如钱氏提出从诗歌音乐演变,可审知时代之兴衰治乱,且举《一戎衣》、《霓裳羽衣》、《遣调法》三曲与唐国势变迁为例加以说明。作者还认为作诗应力求真实,不可作伪虚妄,尤及反对“用虚语策子作赋”,如以虚语陈诗观风,便是“教人以妄尔”。并指出诗歌之功能应能“讽谕时事”,针砭朝政。书中记四明人胡抱章作拟白氏讽谏五十首,行于东南,后孟蜀末杨士达亦撰五十篇,“颇讽时事”,都表明了他这一态度,在诗歌表现形式上,他要求祟尚自然,主张“文贵天成”,不露斧凿痕迹,反对人为雕琢,认为诗歌应“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作者具有较为进步的文学见解。至于书中称“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更时为后人称引。南宋严沧浪谓“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清代王渔洋有“李白为飞仙、李贺为才鬼”之语,皆显系自钱说而来,亦可见是书影响之一斑。在北宋笔记小说中,《南部新书》是文学价值较高、理论色彩较浓的一种,值得后人重视。
是书有《四库全书》本、《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排印本。另有《说郛》(宛委山堂)一卷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