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话


旧题苏轼※撰。然据《郡斋读书志》小说类称“轼杂书有及诗者,有好事者因集成二卷”。可知实非苏轼自撰,但成书较早,至迟在南宋集成,因非苏轼自撰,故未附载于全集。今所存仅有《说郛》本《东坡诗话》一卷,三十二则,是宋人从《东坡题跋》等书中辑录出来的;罗根泽《两宋诗话辑校》补辑为四十四则。此书是以随笔漫谈的方法论诗。对作者真伪的考辨、诗意的阐释,尤堪称允当。苏轼提出:“诗须要有为而作”,要“有补于世”,并推祟杜甫诗“诗外别有事在”。强调诗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从诗话发展的角度看,苏轼的诗歌理论对宋诗和诗话写作的影响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以其散文化、议论化、重用事的诗歌创作,为宋诗和诗话写作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二是在苏轼门下集结了所谓“苏门四学士”和“六君子”,成为宋诗和诗话写作骨干力量。“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六君子”是“四学士”外,另加陈师道和李

《东坡诗话》今所存仅有《说郛》本。此外,元人陈秀明亦辑有《东坡诗话录》三卷,清人辑于《学海类编》,则为别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