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銍※撰。三卷。《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銍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多矣。”又谓此书“多载汴都朝野遗闻,可补正史之缺”。王锤论诗,认为:“凡古今之词人”,取意皆不出前人“遗意”与当时“人情物态”,而后者又优于前者。作诗不止须“善体物”、“能见境”,且应将前人遗意“扫除净尽”。如:“贺方回遍读唐人遗集,取其意以为诗词。然所得在取唐人遗意也,不如晏叔原尽见升平气象,所得者人情物态。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方回妙在得词人遗意。非特两人而己,如少游临死作谶词云:‘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必不至于西方净土。若王荆公、司马温公、赵阅道必不如此道也。非将贺、晏而已,凡古今之词人尽然如此而已矣。然荆公暮年赋《临水桃花》诗:‘还如景阳妃,含叹堕宫井’。此善体物者也。然不可止此而己,终云‘惆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此乃能见境而却扫除净尽。此所谓‘倒弄造化手’也”。是书乃是一本笔记,主要记载北宋朝廷的遗闻轶事,故采用记事的形式,偶尔间及论诗,发表其个人对诗词创作的见解,亦有可取之处,其关于诗歌主意的观点,颇有精妙恰当之处。然统观全书,其价值在于宋史研究,而非文学研究。此书,《宋史·艺文志》失载,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不见著录,今能见到的版本有:《学海类编》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古今说海》本(不全)、《说库》本(不全)、《说郛》本(不全)。解放前,商务印书馆以汪季青古香楼本为主,由夏敬观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及汪切葊飞鸿堂抄本、汪鱼亭振绮堂抄本,印入函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中。1981年,中华书局据此本校点重印出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