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志


北宋吴坰※撰。一卷。《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据自序,是书系建炎(1127—1130)末作者避地于诸城,作于萧寺之道山亭。《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其书皆纪所闻见杂事,间亦考证旧说,论诗亦有可采之处。取龟生五总,灵而知事语名之曰《五总志》。其论诗推重黄庭坚,以为于诗人有开辟之功。盖亦江西流派,其引述故事,得失互见。”吴炯论诗,主张诗须“自胸中流出”,造语自然,对于贾岛之“寒涩”、李商隐之“獭祭”,多致不满。如:“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獭祭鱼’。”又如:“蜀僧鸾鄙贾岛寒涩,乃自讽其词曰:‘鳌头浪蹙掀天白,鲸目光烧半海红。’且曰:‘不能致思于藩篱蹄涔之间。’岛尝为僧,韩愈惜其才,俾及俗。尝于宣城谒紫微不语,乃曰:‘我诗无绮罗铅粉,宜其不售也。’近时僧多以诗自名者,如善权、惠洪,皆步步踏古人陈迹,独祖可语自胸中流出,得句律妙处,虽非衲子本分事,亦可尚矣。”吴炯认为“文章未易以私口舌贵贱。”“唐人谓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白傅与赞皇不协,白每有所寄,李缄之一箧,未尝开视。刘三复或请之,答曰:‘若见词翰则回吾心矣!’东坡云:‘文章如精金美玉,市而有价,未易以私口舌贵贱!’诚哉!是言也”。他指出好诗的标准是“浏亮明白”,然实“为难事”!如:“六朝人论诗,谓好诗流转如弹丸,唐人谓张九龄谈论滔滔,如下坡走丸。虽觅句置论立法不同,要之以浏亮明白为难事。”又引用陈师道评论杜诗、韩文语:“二子得名,自古未易定价。若以谓拙于文,窘于诗,或以谓诗文初无优劣,则皆不可。就其己分言之,少陵不合以文章似吟诗样吟,退之不合以诗句似做文样做。”以示二家区别。是书,并非专论诗文,而是主于纪录所见所闻,以及考证旧说,因而体例上同于一般杂著笔记小说,以记事记言的形式为主,体系零散不整。中间夹杂一些评论诗歌的作法和对诗人的评品,其观点有一定可采之处,可资文学研究作参考。吴炯亦可从属于江西诗派之流。他所提出的诗语“自然”、“浏亮明白”,颇有见地,称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可备一说。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和《知不足斋丛书》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