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书十卷,南宋黄彻撰。其特点在以风教言诗,撰者自序评诗宗旨道:“凡心声所底,有诚于君亲、厚于兄弟朋友,嗟念于黎元休戚及近讽谏而辅名教者”,皆钞录之;“至于嘲风雪、弄草木而无预于比兴者,皆略之。”诗话以论杜诗为主,强调诗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民生疾苦,诗歌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不可“以辞害志”,提出“凡造意立言,不可不预为天下后世虑”。论者继承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不平则鸣”和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观点,提倡抒发“胸中怨愤不平之气”,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评诗以“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为准绳,尤推崇杜甫,《溪诗话》共二百一十四条,其中八十七条引用了杜甫的诗。但由于撰者过分强调诗歌的世教讽谕作用,比较忽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有时解释显得迂阔难通,在评论中还存在明显的扬杜抑李的倾向,表现出浓重的道学气息。
此书的另一特点,能从语法、修辞的角度,阐述诗歌创作的某些规律问题。郭绍虞《宋诗话考》指出:“惟黄氏此书独能在诗格诗例方面,另出手法,以创为语法修辞之规律,则事属首创,其功有不容湮没者矣。”
《溪诗话》版本较多,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学海类编》本、《武英殿聚珍》本、《七子诗话》本、《萤雪轩丛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刊印有汤新祥校注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