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堂诗话


南宋周必大※撰,一卷。原载《益国文忠公全集》中,作二卷。后人析出别行,为一卷,有《津逮秘书》、《历代诗话》、《萤雪轩丛书》等足本。是书完成于作者晚年。

《二老堂诗话》是考据型的诗论著作,全书四十六条,多为考辨、诠释诗句的典故出处、字句来历、字词原意、讹传谬误等,亦有记述诗歌本事、诗人轶事等方面的材料。《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必大学问博洽,又熟于掌故,故所论多主于考证”。如云刘禹锡《淮阴行》“无奈脱莱时”当从古本作“挑菜时”;引录陆游说东坡三首诗的见解;考释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雨抛金锁甲”乃“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本于苻坚使熊邈所造,责周紫芝《竹坡诗话》※之疏失;言舒州司空山之李白《瀑布诗》,蔡絛《西清诗话》※所录字词有讹等条,“皆极精审”。其他如考辨《竹坡诗话》袭北宋末年曾紘所云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首句当据《山海经》改为“刑天舞干戚”之不当,乃从“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的内证出发,融贯各篇,识解通达,较泥于饾订者高出一筹。又如论唐诗中之酒价,“大抵诗人一时用事,未必实价也”;杜甫“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乃“纪实耳”,洪兴祖引东方朔《占书》谓岁后八日阴则灾臆测杜诗写天宝之乱不可信;论苏轼诗十数处所用“人生如寄耳”,本起于魏文帝乐府,朱翌《猗觉寮杂志》只言其后《高僧传》所语,“似未记魏乐府”;以杜甫剑南参谋时诗“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等,推论“唐制藩镇之属,皆晨入昏归,亦自少暇”;论《竹坡诗话》以“绽、葩二字,是世间第一等恶字,岂可令入诗来”之荒谬;辩“世言杜子美诗两押‘闲’字,不避家讳”之说,乃失之深察、妄自改之所致,原字当为“关”、“殷”等,亦多持之有理,独具只眼。

而如记述政和中程祁与段子冲唱酬《梅花》绝句,展转千首,近岁陈从古集古今梅花诗八百篇,一次韵事;乾道时各部长贰“每会食,多戏举诗对”之风;东坡《乌台诗案》“今已印行”事;苏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白)乐天忠州(《东坡种花》二首、《步东坡》诗)之作”云云,为我们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资料,殊为难得。至于论诗,是书重视“意深语到”、“得趣”。既讲求密其关键、句句切题、用事的切、无一字闲、不厌雕琢,又看重豪迈天成、未尝拘泥、词不害意、新意迥然,如苏轼《寿星院寒碧轩》诗。立论严谨,不执一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