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陈鹄※撰,十卷。成书约于嘉定八年之后。全书以记载两宋旧闻轶事、名臣言行、诗文掌故为主,《四库全书》收入子部小说家类。《提要》称其“所录自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捃拾颇多”,“所载多元祐诸人绪论。于诗人宗旨,具有渊源。”
陈鹄论诗倾向江西诗派的主张,故所记论诗语多为其派诸人所言。如记述吕本中所云:“学诗须熟看老杜、苏、黄,亦先见体制,然后遍考他诗”,“要悟入”,“不可强为,须遇事乃作”,“须是发于既溢之余”。而能如此,“必自工夫中来”,“必从学问该博中来”。此论对初学为诗者,确有相当的启发性。又如以专条述黄庭坚编次诗集事,赞其“少有诗名”,未入馆时,“诗已卓绝”;专条述陈师道为学进身琐事等。书中提出“诗以合律为工”,赞赏杜甫所云“晚节渐于诗律细”。又主张“诗之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当求“语意浑成,全不觉用事”。
《耆旧续闻》注意采录有新意的诗词佳句。如述录流入西夏的“华山狂子张元”及流落西陲的“书生姚嗣宗”所作之“怪谲”、“豪语”诗;记录辛弃疾用经语作《水调歌头》云“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亦为新奇”。对于诗语的考释辨析,亦有不少精辟之见,足资参考。如记述朱翌谓欧阳修与王安石酬答诗中“吏部”用事的出处,及“落英”二字的辨释,有根有据,令人信服。又如记录徐俯对苏轼《橄榄》诗中“红盐”一词的解释,合情合理,开人眼界。
除上述外,该书在评诗方面亦有精到的见解。如云评诗时往往有评论者个人的“好恶”掺乎其间,举出晏殊一再称赞梅尧臣的两联诗句,而尧臣则以为“此非我之极致”。又如详述苏轼称赏陶渊明、柳宗元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云云。评析王安石退隐钟山后诗云:“穰侯老擅关中事,常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此盖平生之志,非特丘壑间也。”凡此种种,能中肯綮,可供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