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诗话


宋吴子良※撰。该诗话用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宋代及宋代以前诗坛的史实,并对一些诗人及其作品进行评价。《吴氏诗话》总结了诗歌创作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现象。如:“有《离骚》以草为讽谕,诗人多效之者。”吴氏认为讽谕诗,尤其是以香草美人为比喻的讽谕诗,起源于《离骚》,这基本上正确地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某一特征。我国的讽谕诗数量多,成就大,对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吴氏能从《离骚》中寻找其源头,颇得正脉。他认为屈原诗歌对后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说:“文字有江湖之思,起于楚辞,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模想无穷之趣,如在目前,后人多仿之者。”吴氏认为,后来一些诗歌的构思设想、意象创造都受《楚辞》的影响。当然,就屈骚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并不是吴氏第一个观察到,但他能具体地说明其影响的几个方面,不失为是他对诗歌发展史的一个独立分析。

除此之外,《吴氏诗话》的一个特点是,它指出了当时一些不正确的诗歌评论。吴氏在《诗话》说“莱公诗‘野渡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人谓其有宰相器。然韦应物亦有‘野渡无人舟自横’之句,岂亦便可拟其为宰相耶。”这里吴氏以莱公(寇准)诗和韦应物诗进行比较说明:对诗与作者的理解不能生硬的附会,不能因为诗作者具有高贵的地位,其诗也必有高深的境界。孤立地看,吴氏的这一批评似乎有点小题大作,但联系当时的诗歌评论实际情况来看,吴氏的批评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吴氏对诗歌的批评,还着重对一些具体诗句的考察,他指出:“杜诗‘被坚执锐略而极,昆仑月窟东巉岩’。昆仑月窟在西,而谓之东,何也?前后注诗者皆不分晓解此义,诗意盖谓魏将军略地至西方之极,而回顾昆仑月窟,故在东也。”吴氏以求实的精神来解释以往众多注家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当然,对诗歌字句的注解只是诗歌评论的微观研究,但只有以正确的微观研究为基础,宏观的理论阐释才有说服力,才有价值。因此,就《吴氏诗话》而言,虽没有提出具有影响力的诗学理论主张,但它求实的论诗态度,对后世还是有积极影响的。

《吴氏诗话》两卷,清人曹溶编入《学海类编》中,题曰宋吴氏撰,名与字未详。《四库存目提要》谓“今核其文,即吴子良《林下偶谈》中摘其论诗之语,非别一书也”。因知《吴氏诗话》乃系后人之辑。该诗话除《学海类编》本外,尚有《艺圃搜奇》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