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回※于至元二十年(1283)撰成。是书兼选宋五七言律诗,故名“律髓”。自序谓取十八学士登瀛州,五星聚奎之义,故曰“瀛奎”。其体不是随笔式的诗话,而是一部专选唐宋五七言律诗的大型选集。共选唐宋两代作家三百八十五家,三千余首诗,按题材分为四十九类,每类按时代先后编为卷,共四十九卷。《四库全书》收入集部总集类。《自序》云:“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所选,诗格也;所述,诗话也。”可见作者也是把它当作诗话看待的。不过是依所选诗说话,把选诗与评诗、诗选与诗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诗虽注意了不同流派,但“以老杜为主”(卷十)。江西诗派的作品入选也较多。这与他的论诗主旨“排西昆而主江西,倡为一组三宗之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八),是一致的。推尊杜甫为古今诗人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不仅为了扩大江西诗派的影响,而且为了突出学杜,以为江西诗派张目。
方回论诗,强调“格高”,“以格高为第一”(《唐长孺艺圃小集序》)。《瀛奎律髓》卷二十一云:“诗先看格高,而意又到,语又工,为上。意到,语工,而格不高,次之。无格,无意,又无语,下矣”。格高是指诗歌“以生硬为健笔,以粗豪为老境,以炼字为句眼”的苍劲瘦硬的风格。这是江西诗派所提倡,也是方回极力要维护和发扬的。从格高出发,批评四灵诗派专学姚合之诗的“小结裹”,所用料不过花、竹、鹤、僧、琴、药、茶、酒,气象甚小。对江湖诗派更是鄙视他们庸俗的为人,卑弱的诗风。
对《瀛奎律髓》的评价,因有宗唐宗宋之分,而评价不一。清人冯舒、冯班对该书持否定态度。清人吴之振称誉此书为“诗林之指南,艺圃之侯鲭”。纪昀撰《瀛奎律髓刊误》一书,折衷两派意见。但指出方回选诗有“矫语古淡”、“标题句眼”、“好尚生新”三弊。论诗有“党援”、“攀附”、“矫激”三弊。不无道理。有康熙四十九年陈士泰刻本,康熙五十二年吴之振刻本,《瀛奎律髓刊误》有清嘉庆侯官李氏校刻本、扫叶山房本。1990年3月中国书店影印1922年扫叶山房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颇便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