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杨载※著。是元代诗话中谈论诗法、诗格一类的著作。书中有“诗学正源”、“作诗准绳”、“律诗要求”、“总论”等几部分。论诗特别强调学习和继承前代的优良传统,说“倘有志乎诗,须先将汉魏盛唐诸诗,日夕沈潜讽咏,熟其词,究其旨,则又访诸善诗之士,以讲明之。”但学习、继承绝非“蹈袭”,而是为了能创新,所以又把“陈烂不新”和“蹈袭不识使”列在诗之十戒之中。力主“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在探讨诗的表现方法时,书中不仅明确地视“六义”中的赋、比、兴为“诗之法”,且把它提高到“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的高度来认识。说:“诗之六义,而实则三体。风、雅、颂者,诗之体,赋、比、兴者,诗之法。”认为“凡有所作,而能备尽其义,则古人不难到矣。”并能针对诗歌艺术的特性,在赋、比、兴中,尤其重视比、兴,说:“若直赋其事,而无优游不迫之趣,沉着痛快之功,首尾率直而已,夫何取焉?”作者在“作诗准绳”中,分述了诗歌创作中的立意、练句、琢对、写景、写意、书事、用事、押韵、下字等方面该掌握的要领,在其它部分中又进一步分论律诗、古诗、不同题材的诗歌的“要法”。其中虽多偏重于形式技巧,且不少是承袭前人所言,不过如说:“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斥“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说:“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强调“诗要苦思”,认为“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反对“凿空强作”。说作律诗,破题“要突兀高速,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结句“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等,都包含了作者的创作体验和认识,对初学诗歌写作者有不同程度的启迪和帮助,不无可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评此书“论多庸肤,例尤猥杂”,疑为“坊贾依托”,似过苛刻无据。原收录在《格致丛书》、《诗学指南》※、《谈艺珠丛》※中。今有1981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