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佑※撰。又名《归田诗话录》、《存斋诗话》、《吟堂诗话》,三卷。是明代最早的诗话著作,“归田”二字取自欧阳修笔记《归田录》※。据作者自序,此书作于洪熙元年(1425),凡一百二十则,每则上列标题,依时代顺序,分为上、中、下三卷,为作者“平日耳有所闻,目有所见,及简编之所纪载,师友之所谈论……其有关于诗道者”笔录而成,内容以记事为主,也涉及某些理论问题。
瞿佑论诗,注重思想内容,多以君臣大义为指归,如称赞“老杜诗识君臣上下”,而“太白作《上皇西巡歌》、《永王东巡歌》略无上下之分”;又认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远胜崔颢《黄鹤楼》诗,区别在于李诗结句有“爱君忧国之意”,高过崔诗结句的“乡关之情”;又比较白居易与王安石的昭君诗,认为白诗“不言怨恨而惓惓旧主,高过人远甚”。更有甚者,指责苏东坡的傲世,诗含戏侮;不满于张籍《还珠吟》,而自作《续还珠吟》,摆出一付道学的面孔,不免令人生厌。然而诗话中不少条目如“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东鲁遗黎”、“岳鄂王墓”等,宣扬民族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瞿佑对明初诗坛出现的盲目崇唐的风气深为不满,早车曾仿效元好问编《唐诗鼓吹》,“取宋、金、元三朝名人所作,得一千二百首分为十二卷,名《鼓吹续音》”,到创作诗话时,《续音》已散佚不存,诗话仍记叙当年编书用意说:“世人但知崇唐,于宋则弃不取。众口一辞,至有诗盛于唐坏于宋之说。私独不谓然,故于序文备举前后二朝诸家所长,不减于唐者,附以己见,而请观者参焉。”又题诗云:“吟窗玩味韦编绝,举世宗唐恐未公。”在另一处全文录引元代方回的《唐三体诗序》,对方回鼓吹宋诗的观点表示赞同,称:“此序议论甚正,识见甚广。”由此可见,瞿佑对唐宋诗的评价,有自己的目光,不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瞿佑还善于联系诗人的身世和时代环境去分析诗歌的立意、境界,如指出:“乐天晚年,优游香山绿野,近乎明哲保身者”;“梦得多感慨”,“其英迈之气,老而不衰”。又举王安石《咏鸱》诗:“依倚秋风气势豪,似欺黄雀在蓬蒿。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及《咏小鱼》诗:“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掣入沧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认为“二诗皆托物兴词,而有深意。”辨析还是比较深入中肯的。
《诗话》中的不少篇幅记载了历朝的地名、风俗、制度,以及一些佚闻、遗诗,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中也有疏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指出多处失误,如“中兴颂诗误”条,瞿佑认为张文潜吟诗失实,《提要》反驳道:“讥张未《中兴碑》‘玉环妖血无人扫’句,谓杨妃缢死,未尝溅血,是忘(杜甫)《哀江头》‘血污游魂’句也。”然而《题要》据此断定此书“所见颇浅”,也有失公允。
此书最早有明成化刻本,但流传未广,清初朱彝尊“尚未之见也”。《四库全书》所据的是两淮马裕家藏本。原书在作者自序前尚有明人序文三篇。乾隆四十年(1775)鲍以文又予重刊,朱文藻作跋。《知不足斋丛书》、《历代诗话续编》、《丛书集成》均收录。《历代诗话续编》有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